摘要
<正>在畜力交通时代,木廊桥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曾广布于武陵山区,后因交通方式改变及社会发展,逐渐丧失通行优势而遭遗忘淘汰,如今仅有少量遗存。为发掘和延续土家族凉桥木构传统,设计团队深入研究了一座传统土家族木凉桥——恩施利川永顺桥,并沿用永顺桥“伸臂+撑架+贯木拱”的结构逻辑,使用胶合木设计了跨度24m的地仙廊桥。在取意土家族冲天楼的摩霄楼侧畔,地仙廊桥如长虹卧波,
- 单位
<正>在畜力交通时代,木廊桥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曾广布于武陵山区,后因交通方式改变及社会发展,逐渐丧失通行优势而遭遗忘淘汰,如今仅有少量遗存。为发掘和延续土家族凉桥木构传统,设计团队深入研究了一座传统土家族木凉桥——恩施利川永顺桥,并沿用永顺桥“伸臂+撑架+贯木拱”的结构逻辑,使用胶合木设计了跨度24m的地仙廊桥。在取意土家族冲天楼的摩霄楼侧畔,地仙廊桥如长虹卧波,
|
5 被引 |
|
9 被引 |
|
41 被引 |
|
7 被引 |
|
|
|
30 被引 |
|
443 被引 |
|
2 被引 |
|
14 被引 |
|
2 被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