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我们希望将安宁疗护送到有需要人群家里,解决养老送终‘最后一公里’问题。居家安宁疗护,是最符合中国人习惯的安宁医疗模式。”王明辉至今记得自己在蒲黄榆社区服务的第一个居家安宁疗护患者。2019年12月,李阿姨的女儿来到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明辉。“当时她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可以帮助李阿姨插尿管。”李阿姨的病情处在乳腺癌晚期,后出现骨转移和脑转移。在医院经受了一系列“煎熬”治疗后,李阿姨要求出院回家,可是,女儿对于照料生命末期的妈妈完全没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