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复康Ⅵ号治疗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疗效及分子通道选择性效应

作者:刘诗洋; 刘芳*; 白晓红; 汪伟; 曹欢; 管丽蔷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1(03): 41-4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9.03.012

摘要

目的:研究肾复康Ⅵ号对阿霉素大鼠模型的肾小球滤过膜中构成裂孔隔膜骨架的其中两种蛋白nephrin、podocin的变化,探讨肾复康Ⅵ号、激素泼尼松及其二者联合使用对阿霉素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影响。方法:大鼠60只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12只。除正常组,各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正常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在造模成功后给予中药组肾复康Ⅵ号、西药组泼尼松、中西医结合组泼尼松和肾复康Ⅵ号灌胃干预4周,各组大鼠每周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于给药4周结束后检测大鼠血生化指标,采集肾脏标本,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podocin的变化和分布改变,对大鼠肾脏标本于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它各组尿蛋白升高明显(P<0.05),血白蛋白含量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尿蛋白下降明显(P<0.05);血白蛋白含量部分用药组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各组肾小球结构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其他各组nephrin、podocin表达数量有所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中nephrin表达除中药组外其它两组高于模型组(P<0.05),各治疗组中podocin表达西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其他两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nephrin、podoc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线性分布,其他各组中nephrin、podocin呈片状、不连续性颗粒样分布;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nephrin、podocin蛋白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肾复康Ⅵ方能够减少阿霉素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肾复康Ⅵ号使阿霉素大鼠减少的nephrin蛋白表达得以部分恢复,减少的podocin蛋白表达得以部分升高,其在肾小球滤过膜中的分布异常改善不明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