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开大学哲学院薛富兴教授长期从事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史与环境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翻译了10余部相关的理论著作,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他是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环境美学在国内的主要翻译者与研究者,并对其中存在的漏洞与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同时,他也十分重视环境伦理学在自然审美中的作用,并将其引入自然审美理论的建构中。他在融合中西美学思想基础上,反思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中的比德与借景抒情传统,建构起较为系统的自然审美理论,从而推动了环境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难能可贵的是,薛教授在努力建构自然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近年来还致力于将其应用于对中华自然审美特殊材料的批评实践中,从而为环境美学理论的应用提供了一系列典范性个案。近日,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晓梦与薛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在这次访谈中,薛教授回顾、分享了他10余年来在环境美学领域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并就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和自然审美三者的关系,环境伦理的重要性,自然审美与科学知识、艺术审美之间的关系,自然审美理论能否作为或升华为美学的基本原理,肯定美学的无边界审美,自然美育与艺术美育的异同,以及未来环境美学的发展与前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