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光催化Z型水分解反应有望发展成为一种生产太阳氢能的有效方法.将具有优异水氧化性能的自然光系统Ⅱ与人工半导体产氢材料进行耦合,以构建生物-人工杂化光催化Z型水分解反应体系,对于深入理解自然光合作用原理和促进人工太阳能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Fe(CN)63-可从光系统Ⅱ接受电子,因此氧化还原电对Fe(CN)63-/4-成为研究光系统Ⅱ基杂化Z型水分解体系时常用的电子体递.然而,在该Z型水分解反应中,正向的产氢反应经常受到由Fe(CN)63-引起的逆反应的阻碍,致使水分解过程中产氢产氧失衡,不能实现有效的全分解水反应.本文通过在光系统Ⅱ杂化Z型水分解体系中的人工光催化剂ZrO2/TaON上沉积产氢助催化剂PtCrOx,有效抑制了逆反应的发生,从而使体系实现了全分解水反应.实验发现,在光催化剂ZrO2/TaON上沉积金属Pt作为产氢助催化剂时,以Fe(CN)64-为电子供体的光催化产氢半反应基本没有产氢活性,而当沉积氧化物PtCrOx作为产氢助催化剂时,产氢半反应活性可提高至~35μmolh–1.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产氢活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两种不同助催化剂对于Fe(CN)63-引起的氢气氧化逆反应的催化行为不同.金属Pt表面对于氢气具有吸附和活化作用,光催化反应中产生的氢气和Fe(CN)63-在Pt-ZrO2/TaON催化作用下发生快速的氧化还原逆反应;而由于PtCrOx表面对氢气的吸附和活化作用较弱,上述氢气氧化的逆反应在PtCrOx-ZrO2/TaON存在时不发生.此外,在产氢过程中,光生电子虽然迁移到助催化剂PtCrOx上,但PtCrOx中高氧化态的PtⅡ和PtⅣ并未被还原,因此使PtCrOx-ZrO2/TaON具有稳定的光催化产氢反应活性.基于PtCrOx-ZrO2/TaON在Fe(CN)64-作为电子供体时有效的产氢半反应,我们以Fe(CN)63-/4–作为电子递体,将光系统Ⅱ与PtCrOx-ZrO2/TaON耦合构建了生物-人工杂化Z型全分解水体系,通过调节Fe(CN)63-/4–的初始浓度,最终实现了杂化体系的全分解水反应,产氢和产氧活性分别为~20μmol H2 h–1和~10μmol O2 h–1.这为理解和抑制以Fe(CN)63-/4–作为电子递体的光系统Ⅱ-人工杂化Z型水分解体系中的逆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