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眼型金线鲃洞穴鱼类趋触行为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兵; 李香林; Madhava Meegaskumbura*
来源:水生态学杂志, 2022, 43(03): 128-134.
DOI:10.15928/j.1674-3075.202203090064

摘要

研究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的游动特征——趋触性(贴近边界前行),为人工养殖、繁育和物种保护提供理论支持。试验用金线鲃均为成鱼,8种51尾,其中盲眼种2种、小眼种和正常眼种各3种。试验在安静、黑暗的环境进行,刺激条件分别为无干扰、静止障碍物和振动吸引,使用软件追踪分析试验鱼位置(距离和方向)、时间以及相对于试验缸壁的游动速度,运用线性模型分析金线鲃趋触行为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趋触前行时间占比盲眼种为73.06%、小眼种为72.65%、正常眼种为54.62%;趋触距离盲眼种(197±18)SBL、小眼种(158±14)SBL、正常眼种(139±15)SBL;趋触游动速度盲眼种(0.53±0.19)cm/(s·SBL)、正常眼种(0.37±0.18)cm/(s·SBL)、小眼种(0.46±0.22)cm/(s·SBL)。金线鲃趋触前行的行为与游泳特性如游泳速度和时间高度相关,趋触行为可能作为一种自我保护作用和觅食策略,甚至作为一种防御策略。实践中可以依据金线鲃眼部形态和行为上的趋触性偏好分类培育饲养,同时增加缓沉型鱼食以及增添静止设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