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男性患者精子功能相关检查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544岁250例诊断为不育症需要接受IVF-ET助孕患者。将其根据受精情况分为正常受精组(指受精率>30%)与受精障碍组(正常受精率≤30%),分析两组之间正常形态率、顶体酶活性、DNA碎片率的差异性。结果正常受精组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为(7.5±5.3)%,受精障碍组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为(3.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组精子顶体酶活性为(87.50±30.70)μIU/106,受精障碍组精子顶体酶活性为(52.41±37.50)μIU/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组DNA碎片率为(14.27±3.69)%,受精障碍组精子DNA碎片率为(12.94±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顶体酶活性与受精率具有相关性,是预测受精率的一个有效指标,术前联合精子形态学检查可避免受精障碍的出现,可作为选择IVF或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方案助孕的标准。DNA碎片率与IVF-ET受精率无明显相关,其导致不育的影响可能不涉及受精问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