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4所学校学生屈光状态,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辖区2所完全中学、2所小学共2496名学生进行视力和非散瞳计算机验光检查。应用SPSS 11.5对视力和屈光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69.99%。非散瞳验光结果显示,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7.97%,其中低度近视1610眼(32.25%),中度近视1054眼(21.11%),高度近视231眼(4.61%)。不同学段各屈光状态构成比排序情况:小学依次为正视(35.64%)、低度近视(28.76%)、远视(15.04%)、中度近视(10.45%);初中为低度近视(38.62%)、中度近视(29.07%)、正视(12.43%);高中为中度近视(37.31%)、低度近视(33.95%)、高度近视(11.34%),高中仅有5.29%为正视。低度近视在小学一(10.54%)至三年级(30.08%)快速增多,中度近视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分别为14.22%,17.94%,25.00%)快速增多,高度近视的快速增加出现在初二(7.11%)至高二(13.47%)之间。总体屈光度平均值为(-1.69±2.42) D,其中小学生为(-0.76±1.87) D,初中生为(-2.41±2.40) D,高中生为(-3.09±2.6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1.40,P<0.01)。各年级的屈光度平均值随年级逐年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9.97,P<0.01),年差值在-0.3~-0.7 D之间。结论小学阶段以中低度近视为主。近视防控工作要特别关注小学学段,越早干预,越有可能防止近视发展成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