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整合分析的方法证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及其遗传变异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相关性。方法我们使用KGG软件进行基于基因的关联分析,整合了所有可公开获取的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P值,并获得OPG基因的总体P值。筛选显著的SNP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eQTL)。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整合文献报道中OPG变异基因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联性。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对有关联性的基因进行体外功能验证。结果在基于基因的关联分析中, OPG基金的整体P值在股骨颈(femoral neck,FN)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为6.24×10-13,在腰椎(lumbar spine,LS)的BMD为7.37×10-17,表明OPG基因对OP的重要性。公开的eQTL数据库确定了5个eQTL,它们在FN和LS部位对OPG基因存在顺式调控效应。文献检索发现rs2073617(又称为T950C)是热点SNP。除了GEFOS-2的研究外,在PubMed检索到13项关于rs2073617的相关研究。通过荟萃分析揭示了FN(P=0.047)和LS(P=0.025)的BMD在TT,TC和CC基因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T950C多态性与BMD之间的关联。在等位基因C存在的293T细胞中,荧光素酶基因表达显著高于等位基因T(t=-9.47,P<0.01)。结论整合分析进一步证实了OPG基因对OP的重要性,以及T950C多态性与OP的骨密度的相关性。该策略可为其它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解释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