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首篇,自古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小大之辩”“有待逍遥”“无待逍遥”等问题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因为学者普遍认为此篇中,从鲲鹏变化和大鹏南飞到“三无”境界为一层次,可称为总论,后面的寓言故事是对总论的说明[1],所以对“小大之辩”“有待逍遥”“无待逍遥”的理解极为重要。本文试图从郭象《庄子注》的角度切入,思考“各任其性”的含义,诠释“逍遥”的现代意义。思考对象的小与大,及对象相对的更高一级是判断“逍遥”的标准吗?阐明庄子提出“小大之辩”是为了消解小与大之间的差别,郭象解读的“各任其性”对于今天理解“逍遥”依旧适用。并且笔者认为“逍遥”是由《逍遥游》篇中的“小大之辩”与“有待逍遥”“无待逍遥”共同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