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体位滴入复方托吡卡胺对白内障患者散瞳效果的影响。方法收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2组均择期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术前采取仰卧位滴入复方托吡卡胺散瞳,而对照组采取坐位滴入。分别于散瞳前(T0)、散瞳开始后30min(T1)、晶体植入前(T2)测量瞳孔直径,比较2组术中瞳孔达标情况、手术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 T0时,观察组瞳孔直径为(3. 82±0. 51) mm,对照组瞳孔直径为(3. 91±0. 63) mm,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T1、T2时刻,观察组瞳孔直径分别为(8. 11±0. 74) mm、(8. 34±0. 78) m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 57±0. 68) mm、(7. 82±0. 73) mm(P <0. 05);观察组术中瞳孔达标率、基本达标率、未达标率分别为78. 33%、21. 67%、0. 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 00%、40. 00%、5. 00%;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5. 68±2. 36)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 36±4. 7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67%,略高于对照组的90. 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相比于坐位,白内障患者术前采取仰卧位滴入复方托吡卡胺,可取得更好的散瞳效果,并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 单位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