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模拟工厂化养殖环境下开展日本囊对虾不同密度的生长与存活试验,实验设置5个密度水平,50、100、150、200、250尾/m2,每个试验组设2个重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条件下,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存活率与饵料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20日龄,不同密度间的生长性状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40日龄,密度组间的生长性状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密度50、100、150尾/m2显著大于密度250尾/m2(P<0.05);60日龄时,密度100尾/m2的平均体长、腹长与体质量分别为(7.28±0.74)cm,(4.72±0.43)cm,(3.59±0.98)g,显著大于密度150、200、250(P<0.05),为生长最快的密度组。密度对存活率有极显著影响,存活率变化范围为(23.98%±2.25%)69.95%±2.38%,密度50和250存活率分别最高和最低,密度50、100的存活率极显著大于密度150、200、250尾/m2(P<0.01)。饵料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63±0.08)3.99±0.31,最低为密度50尾/m2,饵料系数1.63±0.08。最高为密度250尾/m2,饵料系数为3.99±0.31。当密度低于100尾/m2时,日本对虾生长表现最好,该密度下对虾生长速率快、存活率高、饵料系数低。本研究为日本囊对虾的工厂化养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