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可检测突变体细胞比例>2%定义为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CHIP)。CHIP相关突变以DNMT3A、TET2、ASXL1、JAK2、TP53为多见, 携带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此外, 近期研究发现CHIP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CHIP携带者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升高, 且患有主动脉瓣狭窄、慢性心力衰竭的CHIP携带者临床预后更差。该文从CHIP相关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修饰、表型改变及细胞因子机制入手, 探讨了CHIP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及可能的干预措施。
-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