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多并称,指隐居不仕,但在元代文人这里,"隐""逸"各有内涵。元代文人的"隐"主要沿着"身隐"与"心隐"这两条道路发展下去。"身隐"较普遍的,如"吏隐""书隐""桃源小隐"等。元代文人重"心隐",源于元代文人对"大隐""小隐"的认识,"心隐"是元代在朝、在野文人的普遍选择。元代文人的"逸"高于"隐",相对"身逸"来说,元代文人更注重"心逸"。元代文人追求"逸",表现为崇尚"逸兴""逸气",日常生活的优游、闲适,一批奇人逸士的出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