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与电子束适形放疗(electron beam conformal radiotherapy, EBCRT)联合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放化疗中心收治的2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资料, 计划靶区(plan target volume, PTV)包括锁骨上下淋巴结引流区域计划靶区(PTVsc)和患侧胸壁计划靶区(PTVcw), 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设计两种放疗计划, 然后对比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所有20例患者的IMRT计划全部满足临床要求, 与此同时EBCRT联合IMRT计划中有2例患者因患侧肺剂量参数超出本单位的剂量限定标准而不被临床接受, 两例失败计划的胸壁最大深度分别为3.7和4.4 cm, 使用的电子束能量分别为12和15 MeV。其余18例患者的胸壁深度均≤3 cm, 使用9 MeV及以下能量电子束进行EBCRT联合IMRT计划设计, 靶区和各危及器官剂量均满足临床要求, 并与IMRT计划进行剂量学配对比较。常规IMRT的均匀性指数(HI)均优于EBCRT联合IMRT计划(tPTVsc=-10.20、tPTVcw= -9.24,P<0.05);常规IMRT整体靶区适形指数(CI)与EBCRT联合IMRT计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TVall =10.39, P<0.05)。对于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 OARs), EBCRT联合IMRT计划患侧肺的V5 Gy、V20 Gy和Dmean均较IMRT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6.30、11.30, P<0.05);心脏的V25 Gy和Dmean分别降低了8.3 %和4.79 Gy(t = 15.23、15.76, P< 0.05);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LADCA)的Dmean降低了44.03 %(t=11.69,P<0.05);健侧乳腺的V5 Gy和Dmean分别降低了7.9 %和0.8 Gy(t=3.66、4.932P<0.05);其他OARs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壁靶区深度≤3 cm的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 EBCRT联合IMRT能显著降低心脏、患侧肺和健侧乳腺的剂量, 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放疗远期并发症风险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长期总生存率。而对于胸壁较厚的患者, 选择IMRT计划可满足临床要求。

  • 单位
    宁波市第一医院; 兴义市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滑县人民医院; 余姚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