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司马迁的《史记·乐书》对儒家所倡导的礼乐问题进行了深层阐释,他在先秦以来的《诗经》《韩非子》《乐记》等原始资料中挖掘出音乐与神灵、音乐与人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司马迁看到了治国的关键在君臣,君臣的关键在人心,人心的关键在与神灵的联结,而这种人神关系就集中体现在礼乐文化之中。司马迁指出"乐不可妄兴",因为没有了神性临在的音乐,其所揭示而出的残酷本相是世人无法承负的。这也是司马迁强调"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的原因所在,音正来源于人对神灵的敬畏、对上天之理的遵从,人只有遵守了天人之约才能在道德两难中作出正确的价值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