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后三角定位技术与常规前后路技术镜下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PCL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后三角定位技术(后侧组),28例采用常规前后技术(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后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0.4±4.7)个月,后侧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的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侧组的Lysholm及IKDC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胫骨隧道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屈膝30°、90°后应力下胫骨后移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的屈膝30°、90°时应力下胫骨后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三角定位镜下后交叉韧带的重建,可以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减少操作损伤,节省手术时间,而且保留了后交叉韧带残端及板股韧带,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 单位
    省骨科医院;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