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同中医分型的血液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辨证用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按照中医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肾阴阳两虚型,观察不同证型患者实验室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1肾阴虚型患者WBC、RBC明显高于肾阳虚型以及肾阴阳两虚型(P均<0.05);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肾阴阳两虚型Plt呈依次递减,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水平肾阳虚型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2肾阳虚证患者CD3+、CD8+明显低于肾阴虚型及肾阴阳两虚组,而CD4+与CD56+16明显高于肾阴虚型以及肾阴阳两虚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肾阳虚型髂骨部位骨髓增生明显减低(P<0.05),胸骨增生活跃与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阴虚型胸骨部位增生活跃明显(P<0.05),髂骨部位增生活跃和增生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型胸骨和髂骨两处骨髓增生均明显减低(P均<0.05)。4应用补肾中药治疗肾阳虚型效果最明显,有效反应率为83%,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阴虚型治疗效果最差,有效反应率为66%。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具有不同临床特征,治疗效果不一,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演变辨证治疗。
-
单位迁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