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双减"大背景下,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全国中小学校在努力践行的必修课。相对而言,"做减法"更简易,但"减负"之后如何在有限的校内时间和空间中实现"保质",甚至"提质",成为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在诸多的教学环节中,我们不妨在作业批改方面,做细、做实、做新"面批面改",寻求"减负提质"的小切口和突破口。面批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的面对面的个别交流,可以充分实现作业评价反馈的有效性。相比全班集中批改批阅、讲评典型错误等形式,"专家门诊式"的面批更接地气、更得人心,如同"喷淋"和"滴灌"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