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假包膜征与乙肝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肝癌的大小、AFP及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乙肝肝硬化伴发肝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磁共振平扫及强化扫描的影像特征将所有病例分为包膜组和无包膜组,比较2组间肿瘤直径、甲胎蛋白(AFP)及病理分化差异。结果 共检出79枚小肝癌,其中高分化14枚、中分化65枚;显示有假包膜征小肝癌32枚(包膜完整18枚,包膜不完整14枚),无包膜小肝癌47枚。通过组间比较包膜组病灶直径为1.85(1.50,2.30)cm,无包膜组病灶直径为1.50(1.10,1.90)cm, 2组总体病灶直径分布存在统计差异(z=2.53,P=0.001);包膜组与无包膜组AFP及病理分化程度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磁共振增强扫描门脉期及平衡期对肝癌假包膜显示率较高,肿瘤大小与癌灶假包膜存在相关性。

  • 单位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