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类型对漓江流域会仙岩溶湿地水系氮磷的影响

作者:潘林艳; 谢晓琳; 代俊峰; 吴志强; 万祖鹏; 徐保利; 张红艳
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2, (10): 20-26.
DOI:10.12396/znsd.212183

摘要

为揭示下垫面土地利用和岩溶特征对漓江流域会仙岩溶湿地水系氮磷的影响,研究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睦洞河、会仙河和相思江地表水系进行月尺度氮磷监测。统计分析了21.79~376.42 km2集水范围内的地表水系氮磷排放特征,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探究了研究区水系氮磷排放浓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地貌分布、水文气象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监测期内水系总氮(TN)污染较总磷(TP)严重,水样的TN和TP浓度分别介于0.30~27.55 mg/L和0.03~2.49 mg/L之间,70.3%水样(样本数n=518)的TN>1.0 mg/L,35.1%水样的TP>0.2 mg/L;受水文气象影响,TN和TP浓度峰值出现在旱季,均值在雨季下降。(2)水系中氮磷主要来源于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农业用地(水田、旱地和果园);沟塘湿地有助于氮磷减排,覆盖型岩溶区氮磷输出水平较高。(3)相比氮素(NH4+-N、NO3--N和TN),磷素(TP和TDP)浓度受降水量的影响更大,雨季尤为明显。充分了解岩溶湿地水系氮磷污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科学管理和保护流域水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