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组织、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组织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自噬基因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分析LC3Ⅱ、Beclin1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探讨自噬基因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诊治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宫颈标本190例,其中正常宫颈组织20例、LSIL组织30例、HSIL组织48例(CIN 22例、CINⅢ2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92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LC3ⅡⅡ、Beclin1的表达水平,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分析患者总生存期。结果 LC3Ⅱ、Beclin1阳性表达率随宫颈细胞病变级别的升高渐呈下降趋势,正常宫颈组织、LSIL和HSIL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宫颈组织和LSIL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3Ⅱ、Beclin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Beclin1、LC3Ⅱ不是影响宫颈鳞状细胞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患者的生存率随着Beclin1、LC3Ⅱ阳性表达率的增高而呈增高趋势。结论 LC3Ⅱ、Beclin1在宫颈细胞癌变过程中表达逐渐下调,癌变完成后自噬能力显著降低,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