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藏沙棘(Hippophaetibetana)是分布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一类特殊的放线菌结瘤植物,弗兰克氏菌能够侵染其根部形成根瘤,因共生固氮等作用而增强其生态适应性。在西藏沙棘的根瘤中,除了弗兰克氏菌之外还有其他内生菌,而弗兰克氏菌又不仅仅在根瘤中有分布。为了探究弗兰克氏菌在西藏沙棘不同组织中的定殖及可能的迁移规律,分析不同组织中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本研究以生长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金强河河滩地的西藏沙棘为材料,应用16SrR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西藏沙棘根瘤、茎、枝、叶和种子等不同组织的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藏沙棘根瘤内生细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最高,种子内生细菌群落丰富度最低,茎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低。西藏沙棘5种不同组织中的弗兰克氏菌和其他内生细菌多样性都具有一定差异,变形菌门均为优势门,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为根瘤内生细菌群落的优势属,弗莱德门菌属(Friedmanniella)为茎内生细菌群落的优势属,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枝、叶和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的优势属。研究结果还表明,弗兰克氏菌属不仅仅存在于西藏沙棘的根瘤,还能够分布于其他组织,且在同一种组织中存在弗兰克氏菌属的不同"种";而在西藏沙棘不同组织中,也分布有弗兰克氏菌属的相同"种"。此外,对西藏沙棘5种不同组织内生细菌中的功能菌株的分析表明,不同组织中均存在着具有固氮、促生和抑菌功能的内生细菌,但具有固氮作用的内生细菌主要分布于根瘤,具有促生作用以及抑菌功能的内生细菌主要分布于枝和叶。综上,西藏沙棘5种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各组织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有所不同,且不同组织也能够定殖具有多种功能的内生细菌。
-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