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禽之辨"的问题标示着儒家对人的独特理解。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者,很幽微,不易区别也。此幽微难辨处即在于,虽然较之禽兽,人的情感直觉中具有"是非之心"的价值自觉反思力,但一个现实中的人是否真的拥有对此价值自觉能力的自觉,是否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非沦于禽兽,则是有待于"由仁义行"的不断实践生成的过程,并没有一个抽象的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的存在。这个过程需要由"自发的直觉"到"对象化的自觉",再到"非对象化的自觉与直觉统一"三个阶段。
-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