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空心化的报道日益增多,以乡村终结为代表的"地域衰退叙事"层出不穷。作为回应,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整体规划。更为重要的是,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化之处在于乡村动力问题的分析和指导框架的更新。鉴于此,"抗逆力"与"公共性"两个活跃于社会科学的范式,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着力点等方面各有千秋,若将两者的"动态能动性"与"常态反思性"相结合,就能捕捉到当今乡村"风险"与"常态"同在的两大特点,继而促使我们从"风险性的主动应对"和"常态性的公共性营造"两个角度思考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问题,有利于在"动静结合"之中对乡村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风险做到"攻守兼备",真正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