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捏脊疗法起效机制中的关键因素,促进捏脊疗法的基础研究。方法 以山莨菪碱所致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为模型,以捏脊疗法作为干预手段,观察捏脊疗法对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血浆中P物质(S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结果 造模后10 min,模型组、捏脊组中血浆S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下降;捏脊后10 min,模型组血浆S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降低至正常组的70.9%;捏脊后20 min,模型组血浆SP含量为正常组的79.2%,捏脊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捏脊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捏脊疗法可使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血浆SP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造模后10 min,模型组、捏脊组中血浆CGRP的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捏脊后10 min,模型组血浆CGRP的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升高至正常组的122.6%;捏脊组与模型组血浆CGRP含量比较;捏脊后20 min,模型组血浆CGRP含量为正常组的117.1%,捏脊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捏脊组与模型组血浆CGRP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捏脊疗法可使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血浆CGRP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捏脊疗法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部分神经肽类物质含量以实现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