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之后进入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分裂时期,东晋治下的南方出现了二王等传世书家。同时期五胡十六国中西北地区的碑刻书法,在由隶入楷的转化过程中也发展到了较高水平。以《梁舒墓表》为例,它字形偏长,属楷书结构,隶书用笔减少,楷化笔形增加,风格古拙浑朴。在刀刻的二次加工后起、收笔处形状变化丰富,线条硬朗。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碑刻是反映字体楷化过程的珍贵材料,为打破现代碑体书法的固有创作风格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