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自弗拉哈迪(RobertJosephFlaherty)以声像方式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真实而清晰地呈现出来,其对真实性的推崇被后续纪录片奉为经典。纪录片也成为人们关注事物、发现世界、表述世界的新方式。随着拍摄工具的迭代、视听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纪录片对清晰度的要求不断攀升,镜头也囊括了越来越多有用的信息。有关纪录片的研究与探索也多聚焦于影像表达、叙事方式和艺术手法等。毫无疑问,上述探讨推动着纪录片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显而易见,这类研究范式存在着研究视角的偏颇,即只关注了纪录片作为媒介所具有的功能和特性,忽视了其场域的重要影响。这种工具理性研究只关注了纪录片的在场性(presence)(即真实性的传达成效、效率),忽视了其不在场性(absence)(即隐蔽于信息后的事物完整性)。而纪录片表达的最终目的,正是让受众超越自身的文化背景,从现象体验到规则理解,最终获得德性层面的改变。要把握纪录片的深度表达,需从“心物场”理论出发,讨论纪录片场的深刻意涵,从“在场&不在场”的分野与内在整体性讨论纪录片丰富的场效应,从对思维理性的突破阐释跨越之道。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