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期受到印欧历史语言学的干扰和限制,建立在印欧语基础上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汉语研究。从西方引入的层次理论是解读汉语方言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从语音层次定义的争议入手,梳理文白异读、旁读、训读、扩散音变断阶与语音层次的密切关联,发现用单一的语音层次理论并不能包囊汉语方言中与接触相关的语音现象,而文白异读、旁读、训读、扩散音变断阶与语言接触密切相关,是中国化了的语音层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