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三阳性乳腺癌(triple positive breast cancer,TPBC)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接受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入组条件的TPBC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比较二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接受NACT后的疗效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NACT疗效的风险因素。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为HER2阳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TPBC为HER2、ER和PR均为阳性。疗效评价指标采用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即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均无乳腺浸润性癌细胞成分但允许乳腺内有导管内癌的成分存在(ypT0/isypN0)。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05例,其中TPBC患者57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48例;NACT后达到pCR患者50例,未达到pCR即非pCR患者55例。(1)与TPBC患者比较,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Miller-Payne系统分级4~5级、临床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达p C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2.77者占比均更高(均P<0.05),二者在其他特征如年龄、乳腺癌家族史、组织学分级、T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Ki-67表达、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以及结合与临床有关的特征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pCR的风险因素发现,T分期越晚、Ki-67低表达、NLR低、ER和PR状态阳性者在NACT后不易达到pCR(P<0.05)。结论 从本研究结果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接受NACT的疗效较TPBC患者更好,激素受体(ER和PR)阳性、T分期晚(3~4期)、Ki-67低表达及NLR低(≤2.77)是乳腺癌患者NACT疗效的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