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乳突肌剪切波弹性成像影响因素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许娜; 夏焙; 唐宁宁; 石伟; 黄兵旋; 陈伟玲; 陶宏伟; 何学智
来源: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8, 15(02): 111-118.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8.02.007

摘要

目的应用多模态剪切波弹性成像方法对婴儿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CMT)胸锁乳突肌病变进行诊断及定量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至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婴儿(斜颈组)和100名健康婴儿(正常组)为观察对象,分析不同因素(性别、左侧与右侧、短轴切面与长轴切面和不同体位)对正常婴儿胸锁乳突肌超声杨氏模量、剪切波速度、剪切模量、应变比等弹性成像检测结果的影响;与正常组婴儿检测参数对照,分析斜颈组婴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弹性成像参数值的变化。结果弹性成像显示:正常组男性与女性婴儿(100名)之间左侧与右侧胸锁乳突肌杨氏模量、剪切波速度、剪切模量和应变比等弹性成像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胸锁乳突肌长轴切面的杨氏模量、剪切波速度和剪切模量测值均大于短轴切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变比及厚度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伸拉仰卧位的纵切面杨氏模量、剪切波速度和剪切模量在长轴切面和短轴切面的测值均大于对称仰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变比及厚度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颈组婴儿(50例)患侧胸锁乳突肌厚度和杨氏模量、剪切波速度、剪切模量、应变比的弹性成像测值(含长轴切面和短轴切面)均大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对先天性肌性斜颈婴儿结节型胸锁乳突肌病变进行定量评价,有助于诊断婴儿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