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邻近节段疾病的风险因素及治疗策略研究现状

作者:徐广宇; 陈誉; 龚兆阳; 邹飞; 吕飞舟; 马晓生; 夏新雷; 王洪立; 姜建元*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22, 42(19): 1312-1320.

摘要

融合手术作为治疗脊柱疾病的有效术式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对脊柱疾病理解的加深及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 腰椎融合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疗效也得到了确切证实。然而, 融合手术不可避免地破坏了脊柱原有的生物力学环境, 限制了相应脊柱节段的活动范围, 导致邻近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应力大幅增加。当邻近节段出现新发的影像学退行性改变或原有的退变加重, 即为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eg);如果存在与影像学退变表现相一致的下肢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则为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 ASDis)。近年来, 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 RWS)正在成为医学研究领域中的重点, 由于其较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RCT)更贴近临床实践, 更注重临床决策的实用性, 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国内外各大数据库进行检索, 对腰椎ASDis的风险因素及其治疗进展在RWS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检索文献显示导致ASDeg和ASDis发生和进展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一般而言, 患者年龄、体重、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内科相关疾病等因素影响了ASDeg的进展。手术相关因素包括手术节段数目、手术方式、邻近节段的干扰、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是否得到纠正等。为预防ASDis的发生, 患者可以通过减轻体重和控制内科疾病来减缓ASDeg的进程。医生也可以通过充分手术规划和仔细术中操作以避免医源性因素的影响。同时, 对于已经发生ASDis的患者, 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干预。目前的翻修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经皮内镜下单纯减压和后路减压延长内固定等。短期的RWS显示经皮内镜治疗ASDis疗效可能等同于再次融合内固定术。仍需大样本、长期的随访结果来指导邻近节段疾病治疗, 以期提高临床决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