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同抗栓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解放军总医院医院信息系统筛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169例,根据抗栓方案不同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280例,双通道抗栓组201例,单药抗凝组419例,未抗栓组269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总结不同抗栓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未抗栓组非甾体类消炎药、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其他3组,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高脂血症、心功能不全明显低于单药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抗栓组较双联抗血小板组、双通道抗栓组、单药抗凝组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增加(P<0.01)。双联抗血小板组和单药抗凝组非致死性出血事件风险明显高于未抗栓组(P<0.01),双联抗血小板组明显高于单药抗凝组,双通道抗栓组非致死性出血事件风险明显高于未抗栓组(P<0.01)。双联抗血小板组、双通道抗栓组、单药抗凝组呼吸道出血风险明显高于未抗栓组(P<0.01),单药抗凝组呼吸道出血风险明显低于双联抗血小板组与双通道抗栓组(HR=0.419,P<0.01;HR=0.630,P<0.05),双通道抗栓组呼吸道出血风险明显低于双联抗血小板组(HR=0.646,P<0.05)。结论 针对老年甚至高龄患者,出血风险较高人群,应用单药抗凝方案可能有益于减少出血事件发生。
-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民航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