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我院自体输血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探索进一步促进自体输血发展的方法。方法 2020~2022年在我院行自体血输血患者1 734例,其中包括贮存式自体全血(PABD) 442例、急性等容性稀释性自体全血(ANH)1 118例、回收性自体全血(ICS)174例。统计分析3年的自体输血变化趋势,比较各类自体血平均输血量在各科室的差异,分析全院PABD的废弃率及肿瘤患者开展自体血回输种类、例数及平均输血量的差异。结果 在1 734例自体输血患者中,ANH占比最高为64.48%(1 118/1 734);2021年3种自体输血总量达到近年的高峰,在2022年稍有下降;在骨科行PABD的例数较多,其次为泌尿外科,妇科占第3位。与骨科相比,泌尿外科和妇科的平均自体输血量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NH在骨科的例数占第1位,其次为肝胆外科,妇科占第3位。ICS在骨科的例数占第1位,其次为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占第3位。PABD废弃率在2022年达到最高,占总体例数的19.00%。肿瘤手术自体输血以ANH为主,ANH平均自体输血量高于PAB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目前肿瘤手术中尚未开展ICS。结论 自体输血患者中未发生输血反应,安全性高,对缓解血源紧张起到较好的作用;我院在自体输血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在ICS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有关部门应针对具体情况加大应用与管理力度,使自体输血更好地健康发展。
-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