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艾滋病相关短视频的传播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描述与分析,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艾滋病相关信息的传播。方法以抖音为平台,收集发布于2019年11月10日至2020年11月10日的关键词为"艾滋""HIV"和"AIDS"短视频的相关数据,包括发布日期,用户名称,用户粉丝数,用户类别,视频类别,视频主体,视频时长,视频内容,视频文本字数,视频目的,声音情况,是否有HIV感染者案例以及视频互动数量。使用随机森林法进行变量选择,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68条视频,其中医学科普类视频237条,非医学科普类视频131条。医学科普类视频的传播力度相对较低。与医学科普类视频传播力度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粉丝数量[率比(RR)=1.03]、视频时长(RR=0.73)、愤怒情绪词语比例(RR=0.49)以及视频目的:是否有消除歧视的目的(RR=5.57);是否有改变行为的目的(RR=3.09);而与非医学科普类视频传播力度相关的因素包括视频文本字数(RR=0.95)及是否由官方媒体发布(RR=4.95)。结论医学科普类视频传播力度有待提高。建议采用简短、客观的科普视频,避免使用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的词语进行告诫,以加强其传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