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titaniumtrabecularmetal,TTM)臼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r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应用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选取19例(20髋)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采用臼杯类型不同分为TTM组和Pinnacle组。TTM组9例(10髋),男7例,女2例;年龄5465岁,平均(61.0±3.5)岁。Pinnacle组10例(10髋),男6例,女4例;年龄5167岁,平均(61.3±4.8)岁。术后6、12和24周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髋臼假体的稳定性和髋臼表面与骨界面的骨长人能力;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WOMAC健康调查表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关节功能。结果 TTM组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48.2±5.5)分提高到(89.5±4.0)分,SF-36健康调查量表分值由术前(329.1±86.7)分提高到(763.8±15.1)分,WOMAC健康调查表分值由(18.8±11.0)分改善到(1.3±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Pinnacle组(术后6个月)比较,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健康调查量表分值、WOMAC健康调查表分值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影像学评估显示术后臼杯稳定,无松动及移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进行性增加的透亮线。TTM组2例髋臼假体植入后存在透亮线,均位于2区和3区,术后6个月随访时透亮线消失;1例髋臼后壁存在骨缺损,行股骨头骨块植骨后髋臼假体稳定,随访过程中植骨块与臼杯接触紧密,未出现松动现象。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的初始稳定性好、早期骨长入良好,短期疗效满意;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结果 。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