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文以近代社会的文化转型为基本视角,以近代云南诗学论著为中心,探讨古典诗学介入近代社会的可能性。从近代云南诗学的实际出发,论文指出,近代云南诗学从明朝中叶开始崛起,而它的起源依赖于地方文献整理,同时又引导地方文献进入帝国历史叙事和政治叙事的宏大框架;近代云南诗学是应对“儒教的不安定层”的产物,在本质上属于“礼下庶民”的文化实践之重要形式;近代云南诗学在实践上以诗学教育为手段培植个体的形式感,确立历史主体的本质并使之对象化为地方性的审美范畴,具有自觉的反浪漫主义立场。近代云南诗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对文学理论的元知识反思具有充分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