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妻毒》与《淘金地》都是以华人赴澳淘金为叙事语境,两者写作年代虽然相差百余年,写作主旨与叙事风格迥然不同,但是两个文本中的华人都以被丑化的“他者”形象出现,并均对华人的文化自信、身份认同做出各自的指涉。在系统思想的框架下,比较两个文本的华人主体身份的建构差异及动态发展,揭示《多妻毒》的作者着力构建华人的种族民族主义,而后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语境下,旨在书写超越种族、文化与意识形态差异的伦理诉求,在海外华人的身份建构中注入文化自信的动力因素。
-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