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周朝为人类历史的理想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为"礼乐之邦",关键元素为音乐,从文本言之,即当时所通称的"诗"或"周诗"。经由《春秋左传》等文献的分析,流传于春秋至战国期间的诗歌,部分曲目并未见于今本《诗经》;故以置入式的观察,流传于周代社会者,为三千余首本的《周诗》。当时包括诸侯君主、卿大夫与诸子百家、谋士,从宴飨燕乐嘉宾,以至于诸侯国之间的政治交涉、思想阐述,都广泛地歌诗或引诗。以生态史观察,周诗的社会功能可分为:称诗以表政治态度、赋诗以娱宾或观志、引诗以阐述思想见解。本文认为,周代的诗歌并非局限于民间或宫廷,而为普遍流传于社会各层面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