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方法: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以城镇、农村为视角,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互联网保险发展指数每增加1%,城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及其在消费性支出占比分别降低0.036%(P<0.05)和0.031%(P<0.1),且在中部地区较为显著(P<0.1),而东部、西部和东北部不明显;但互联网保险发展指数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分析中,以城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保险购买意愿为机制变量时,中介效应显著存在(P<0.1)。结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压力,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但对农村地区未起到显著作用。保险购买意愿是互联网保险发展影响城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重要渠道。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并对各区域相关保险方案做出合理调整,充分发挥互联网保险优势,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