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又称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 是指将组装完备的人工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到病变的主动脉瓣处, 置换原有主动脉瓣, 在功能上完成主动脉瓣的替代[1]。近年来, TAVR已经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为原本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老年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据统计, 我国75岁以上人群AS的发病率约为4%, 约190万, 其中具有指征需要进行TAVR治疗的患者量达50万, 然而仅1.2%得到治疗[1,2]。截至2020年我国TAVR手术量累计超过6 000例[3], 其中85%以上选择经股动脉路径该手术路径操作简单易行, 但离心脏位置较远、手术耗时相对较长、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管穿刺置入大管径动脉鞘管时支架移位、脱落等意外事件[4,5]。伴随TAVR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关的医护工作也愈加体现出独有的专科特色, 提高TAVR的疗效是所有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的TAVR共识与指南, 其证据仅局限于医疗技术、医学影像、康复等领域, 尚缺乏TAVR流程优化相关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6,7,8]。为了促进TAVR在我国规范、快速发展, 现特邀多家中心的相关学科专家组, 共同编写《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流程优化专家共识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