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指标预先判断儿童卵巢肿瘤良恶性对选择手术方案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166例卵巢占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手术年龄为(6. 03±4. 24)岁;146例为良性肿瘤, 作为良性组, 手术年龄为(6. 00±4. 22)岁, 78. 1 %(114/146)的患儿有临床症状;20例为恶性肿瘤, 作为恶性组, 手术年龄为(6. 40±3. 67)岁, 95. 0%(19/20)的患儿有临床症状。对患儿基本信息、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肿瘤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肿瘤直径和占位性质)、实验室指标、肿瘤良恶性以及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儿均接受了开放或腹腔镜下单纯肿瘤剥除术或肿瘤及同侧卵巢、附件切除术。其中, 急诊手术31例, 择期手术135例;保留卵巢手术84例, 切除患侧卵巢手术82例。①影像学检查提示实质性占位16例[9. 6% (16/166)], 囊实性占位87例[52. 4% (87/166)], 囊性占位60例[36. 1%(60/166)], 另有3例[1. 8%(3/166)]在术前未明确占位性质, 恶性肿瘤术前影像学更多地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瘤直径为(7. 25±4. 78)cm, 良性组肿瘤最大直径为(6. 34±3. 94) cm, 恶性组为(13. 71±5. 40 )cm,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提示肿瘤大小与肿瘤良恶性存在显著相关。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得出影像学肿瘤直径评估恶性肿瘤的阈值为8. 75 cm。在45例肿瘤直径>8. 75 cm的患儿中, 恶性18例, 良性27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另外, 未扭转卵巢肿瘤中恶性肿瘤直径也显著大于良性肿瘤, (13. 71±5. 40)cm比(8. 21±13. 56)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②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提示恶性肿瘤患儿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和(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水平明显上升。③...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