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通过履历分析法建立了包含628名"长江学者"的长三角教育精英人才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流动象限指标来分析其社会流动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其流动象限特征表现为:一是博士毕业到初职工作阶段以平行流动为主,其中"双同"型流动超过九成;二是初职工作到当选"长江"阶段以向下流动为主,平行流动者更青睐"降城升校"流动;三是当选"长江"后向下流动的比例有所减少但仍是主流,平行流动则以"双同"型为主;四是流动路径以"从一而终"的不流动型为主,其次是为了评选而流动到较低梯度机构的"妥协"型。在影响因素方面,性别、出生地等个体因素影响多不显著,年龄在部分阶段具有重要影响,留学人才在初职阶段向上流动的概率更高,拥有读博前工作经历或在职读博的教育精英,更容易在当选"长江学者"之后进行向上流动,博士后经历则成为一种负向影响因素,其向上流动和平行流动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群体;从专业发展因素来看,流动前的起点为普通高校的教育精英实现向上流动的概率更高,博士毕业到初职阶段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精英向上流动的概率更高,而学术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城市类别来看,流动前工作于境外城市、国内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教育精英向上流动的概率显著低于三线城市的教育精英,处于低线城市的教育精英具有更强的向上流动的概率,而流动前地区因素只在初职工作到当选"长江学者"阶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