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17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病史、入院后首次的实验室检查等资料。以死亡为终点事件,根据随访1年的疾病转归情况将所纳入的患者分为生存组(n=123)和死亡组(n=50)。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评估NL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两变量间的相关性。对相关变量行Cox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enter法)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临界值。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NLR患者的1年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患者的NLR、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与生存组比较均显著升高(U值分别为4660. 0、4994. 5,t=-9. 209,P值均<0. 001)。NLR与CTP评分和MELD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363、0. 410,P值均<0. 001)。NLR、MELD评分预测患者1年预后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 52、14. 26,AUC分别为0. 758、0. 854,二者联合其AUC可增加至0. 86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NLR组(NLR≥3. 52)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NLR组(NLR <3. 52)(χ2=36. 602,P <0. 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NLR≥3. 52是预测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