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防治策略对食管闭锁胸腔镜术后食管狭窄患儿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Ⅲ型食管闭锁并完成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6例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30例, 女26例。将术后接受食管狭窄防治策略的患儿分为A组(23例), 其中食管闭锁ⅢA型12例, ⅢB型11例;患儿出生体重为(2 573.26±112.77)g, 手术年龄为(31.70±5.86)h;合并先天性心脏病8例。将接受传统食管闭锁术后管理模式的患儿分为B组(33例), 其中ⅢA型18例, ⅢB型15例;患儿出生体重为(2 598.79±94.88)g, 手术年龄为(37.00±7.15)h;合并先天性心脏病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前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 比较Ⅲ型食管闭锁胸腔镜术后采用食管狭窄防治策略与传统管理模式间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年龄(P=0.593)、体重(P=0.863)、先天性心脏病比例(P=0.43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一期手术完成气管食管瘘修补及食管吻合术, 术后治愈出院, 规律复查。A组患儿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6.09%(6/23), 较B组的60.61%(20/33)降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A、B两组患儿吻合口漏(0例比3例, P=0.001)、扩张次数[(0.61±0.27)次比(2.00±0.41)次, P=0.014]、顽固性狭窄发生率(0%比12.12%, 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综合管理对于食管闭锁胸腔镜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起到一定作用, 效果满意。
-
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