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多地政府开始试点推行时间银行,将其作为养老服务供给的创新举措。时间银行通过时间资源共享集聚社会各方力量提供服务劳动,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然而既有研究对中国情境下的时间银行交换的是什么、怎样进行交换两个基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性梳理与整合,可以归纳出时间银行研究中分歧较多的三个争论:服务属性争论,反映的是志愿服务与交换行为之间的矛盾;时间理念争论,反映的是互助规范下货币核算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对立;兑换机制争论,反映的是时间银行中公益目的与市场激励手段之间的冲突。这些争论可以溯源时间银行中公益逻辑与市场逻辑之间的张力,需要回到公益与市场关系的研究脉络中对其进行评析。揭示争论背后的深层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时间银行的特色,也有助于为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发展指引方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