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界对"不平则鸣"的传统解释的质疑由来已久,但其分析方法大都局限于文学视域内,而鲜有论及将文学回归哲学、以哲学解读文学的"溯源式"分析方法。按照哲学特有的追问方法,可将"不平"一词的哲学内涵作为突破,把"不平则鸣"、"和而不同"、"以他平他谓之和"、"冲气以为和"、"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作为逻辑联结点,梳理出"不平则鸣"源于《易经》,述于《道德经》、《国语》、《论语》,成于《送孟东野序》的发生、发展及形成之线索,尝试还原和阐释"不平则鸣"丰富、深刻的哲学意蕴及韩愈《送孟东野序》一文的真正旨趣及浩大气象。
-
单位国防大学; 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