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对9,302种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现状进行了评估。根据大型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此次评估还对IUCN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标准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本文总结了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1)部分物种的分类学地位存在争议,缺少汉语学名;(2)大量物种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及动态变化等信息缺乏;(3) IUCN的部分评估标准在大型真菌中难以使用;(4)物种的受威胁因素不明确,缺乏科学定量的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1)加强真菌分类学研究,按命名规范拟定物种的汉语学名;(2)加强大型真菌的资源调查,对重要物种和多样性热点区域进行长期定点监测;(3)引入物种分布建模等定量分析方法,完善IUCN的评估标准,使之更适用于大型真菌的评估;(4)鼓励公众参与,建立交流互动平台,扩大红色名录工作的影响,加强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