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情况及相关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2010年1月—2015年12月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的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调整两组之间的基线混杂因素。Kaplan-Meier法用于计算总生存期(OS)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BCSS)的累积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这些因素的预后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84 524例和包裹性乳头状癌患者175例。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相比, 60岁以上的包裹性乳头状癌患者比例较高, 淋巴结转移率低, 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比例较高(P<0.05)。倾向得分匹配调整后, 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相比, 包裹性乳头状癌患者OS较差, 而BCSS优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手术方式和N分期与较差的OS相关, 而手术方式、T分期、N分期和分子分型与较差的BCSS相关(P<0.05)。结论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相比于浸润性导管癌的BCSS相对较好, 淋巴结转移率低。肿瘤分期、分子分型与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