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9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多西他赛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药物治疗。统计近期临床疗效、血清相关因子、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23;χ2=6.189,P=0.014)。观察组患者Ep-CAM、sICAM 1、CAM、ICAM-1、E-Ca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13.302,P=0.000;t=7.571,P=0.000;t=17.686,P=0.000;t=10.546,P=0.000;t=32.403,P=0.000)。观察组患者FGF、VEGF、MMP-9、MMP-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8.408,P=0.000;t=36.591,P=0.000;t=15.834,P=0.000;t=21.994,P=0.000),Casp-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2.197,P=0.000)。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观察组中位PFS为3.62月,对照组中位PFS为2.22月,2组患者中位PFS进行比较,HR=0.32,95%CI:0.18~0.57,P<0.05。观察组中位OS为6.00月,对照组中位OS为4.40月,2组中位OS进行比较,HR=0.44,95%CI:0.25~0.79,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情况,安全性高。

  • 单位
    南阳市中心医院